12月9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印发了《关于公布2024年度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2025年度青年科技新星的入选名单的通知》(陕科人才函﹝2024﹞591号),我校毕杨教授入选陕西省2024年度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扶持和造就一批高水平优秀创业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创新型陕西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此次评选经个人申报、所在单位遴选、主管部门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评审、会议审定、人员公示等环节,全省共有100人入选2024年度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其中高等院校入选23人。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把青年科技人才工作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不断创新政策、搭建平台、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发展,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的环境。本年度再次获批入选陕西省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是学校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推进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果,为我校硕士单位申报,电子信息硕士点的申请提供强支撑。2025年学校将持续推进落实科技人才工作计划和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有组织科研、有组织人才引培,打造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新局面,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毕杨,女,1981年5月生,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航空学会理事,陕西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国家航空产业基地企业联合会会员,电子学会会员,陕西省一流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带头人;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多模态异构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技术)主任,校级科研团队(多模态异构信息的智能感知处理创新团队)负责人。2015年9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水声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8年5月至2024年5月,在西北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2007年9月就职于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先后担任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目前担任米兰平台,米兰(中国)科技处处长。主要从事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阵列信号处理、水声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西安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4项、横向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航空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等项目10余项。主持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米兰平台,米兰(中国)项目以及校级教改类、课程建设项目10余项。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在兵工学报上发表的论文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2017年度F5000论文”。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批陕西省高校自然科学技术奖第一完成人1项,获得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教学成果奖第一完成人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主编参编教材3册,获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次,指导学生参加各项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1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获“互联网+”校级一等奖1次。先后荣获2023年度莲湖区优秀技术经理人、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校级教学名师、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优秀科研工作者、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优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等多项称号。
毕杨教授所带领的多模态异构信息的智能感知处理创新团队,集教、研、产为一体,主要针对运载体多模态运行过程中,异构特征间因耦合现象而引发的感知困难开展研究工作。分析多模态异构数据间的耦合机理,建立提取与检测模型;考虑复杂环境的影响,开展智能识别方法的研究;针对实际需求,研制多模态异构信息的智能感知系统。所研究成果,可用于航空机电系统中的多耦合参数感知、飞行器运动系统的多模态控制状态提取以及协同系统中的异构数据处理等领域。目前,团队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与EI检索40余篇。获取发明专利30余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2项,横向到款600余万元,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飞机强度测试所、航空计算所等多个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合作项目,围绕核心研究方向,获批建设“飞行器多模态异构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技术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文/科技处 钟晨超 、党委组织部 逯红杰 审核/申良)